後學自2008年開始學習大道系列叢書,從中挖取到不少寶藏,很是歡喜。現把從大道系列叢書第六冊《大道諦理》中挖出的寶藏及自己的感悟與各位前賢分享。望能得到各位前賢的指教。
後學 黃文鶯
恒常與無常
恒常是永遠無限,它把無常一段一段地相接在一起,串連著天地與眾生之過程。生活之過程就是在恒常之中保持著一連串無常的接續。恒常是一體如是之本質,而無常即是生活之變化。
人的一生從初生之嬰兒,成長為兒童、少年、青年,漸而青年、壯年、中年,最後步入老年。同樣一個個體,名稱卻有如此之多,正是無常名稱的顯現。其它萬物亦是如此。
人生無常,世事無常,過程亦是無常。人類眾生,皆在恒常與無常中積累經驗,增長智慧,完成此生業因業果之改造,從而達到圓融而無礙的境界!
恒常永遠存在,無常永不休止。恒常是本體,無常是作用。因有恆常,才有無常的作用。有了無常,生活才會有變化,人類才會在變化的過程中累積經驗,開展智慧,化除秉性,成就自己!
無常法則
眾生在凡塵中,必須要通過生、住、異、滅的過程,才能在人世間開展因緣和合之接續,才能通過經驗的組合,開展智慧,彰顯佛性。
因緣和合在生住異滅的過程中,往往是一種無常的組合。而無常要由緣起促成,才能開展。緣起所促成的,正是花花世界,芸芸眾生的生活過程。緣起把有情世界的眾生串連在一起,形成因緣和合,由無常的接續中,達至恒常的總和體。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 有無常的接續,才有恆常之永在。恒常是永不休止,無常亦是永不休止。只有把無常與恒常永不休止、永不間斷的組合接續看清楚,才可在人類有情世界中成就自己,超越自己。
色法與心法
色法,即是有情世界中所見所視的,一切有形有色的實相與實體。而心法正是一切天地間所無法見之視之的本體與法則。若無”色、心“兩法,便無芸芸眾生。
色法是眾生之感觸與感覺之經驗過程,須經由心法之分判來促成。人的內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與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把“心法”與“色法”兩相結合了,才有緣之起動來認識有情世界的一切事務與名相。
在凡塵世界中,有緣起,才有認識動作,才能認知有情世界的一切名相,才能讓眾生在無常的接續活動中,認識因緣果報之真理,了知不管結果如何,一切皆是人類自己所選擇。
認識無常
無常的變化,讓眾生在起伏跌宕的人世間來體驗人生,認識世界。了知天地間一切事務,欲開展、欲阻隔,皆由自己所喜、所厭來作決定。
有形有像的物質界通過人心之認知與識別,才有名稱及其功用是如何。萬事萬物的無常變化,也產生了人的心境的變化無常。就是在這變化中,通過生住異滅的起伏相續,成就了人生的演繹過程。
“無常”是不變之法則,是道路。而“恒常”是一切大道演化的演繹者,“無常”之接續演化了“恒常”之存在作為。天地之演化不只是人類,還包括萬象萬物。人類與萬物的生存是息息相關的。
人生的三種境界
修持的層次與境界不同,對宇宙世界的認識也就不同!
第一層次“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認為物質界是真實的存在,身體是真正的我,一切都以身體的享樂為中心,漠視靈性的存在。
通過修持可達到第二層次“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看到現象界的一切都處於生住異滅的過程中,轉瞬即逝,從而了知物質界的一切都不是真實的,肉體只是假體,靈魂才是真正的自己。
經由進一步修持,最後達到第三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了悟到宇宙世界唯一的存在就是那生天、生地、生萬物的大道,也就是那不生不滅、永恆存在的生命能量;了悟到現象界的一切都是生命能量不同形式的表現,因而色空不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了悟到“我”同宇宙、虛空、天地、人類、萬物是個整體,我即宇宙、我即虛空、我即天地、我即人類、我即萬物。如此之境界,只有在自我超越,自我改造中才能達成!
上天有好生之德
上天之好生之德在於對任何一位眾生皆是一視平等,一視愛護,不以貧富而私之,不以貴賤而私之;在於對有情、非情眾生,皆一體如是,絕不會因人類是萬物之靈長而有所特別。
天地之演化,融合了萬物與眾生。萬物參與演化,成就了人類生活的舒適性與世界的多樣性。如此演化,是要提升人類的心念意識,成就“萬物與我為一體”,即“我是天地,我是萬物,我是宇宙”這個大同思想觀念。
又天之好生乃在對眾生有一份長養之作為,作為萬物之靈長的人類應效天之大德,以人類之大愛精神,去愛護其它眾生,而不是把人類之強勢加諸于萬物眾生,不是以人類之強權剝奪萬物眾生的生存權利!
大地有養生之德
凡塵中的萬物眾生,皆承受著大地的護蔭、照顧,才能長養、生存。大地給予人類眾生的是無窮無盡的寶藏。此乃大地的德澤,人類眾生應為此感恩!
然而有部份人類眾生卻認為理應如此,不思感恩大地供給的德澤,而是一味地糟蹋大地與萬物眾生。尤其是當今人類過於自私自利,社會風氣每況愈下,致使黑氣彌漫天空,難有清新氣息,招惹的正是連綿不斷的天災人禍。人類難道還不應該引以為鑒嗎?
雖言現今眾生物質生活相當舒適,但在心靈中卻難有清純的自性彰顯。近數十年來,短視的人類,由於貪欲熏心,常為了那麼一點點私利,而對大地進行過份的糟蹋和破壞,致使土壤嚴重流失,氣候嚴重災變,也給後代子孫,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如此不思長遠,人類面臨的將是更大災禍,屆時人類與萬物皆會蒙受其害。 因此是適可而止,避免災禍;還是繼續不斷做更大的破壞?就要看人類意識覺悟的程度了!世界的前途掌握在人類的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