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學自2008年開始學習大道系列叢書,從中挖取到不少寶藏,很是歡喜。現把從大道系列叢書第六冊《大道諦理》中挖出的寶藏及自己的感悟與各位前賢分享。望能得到各位前賢的指教。
後學 黃文鶯
博愛平等
天地萬物都來自於無極大道。由於人來到世間久了,漸被物欲所迷,而忘記了本來面目,以致沉淪於生死苦海不知歸返,故上天派遣五教聖人在世界各地隨緣教化,救度眾生。
天地對眾生是平等而博愛,宗教的作用就是要把此福音傳遍世界各地。由於每個宗教因時、因地、因環境之不同,故教化的法門亦有所不同,但其義理與目的卻是一樣的,就是教化眾生要回歸大道,不忘根本,要醒悟自己的本來面目。
所以無論哪個宗教,在先天上是沒有分別的,沒有最高、最優的宗教,每個宗教都是以平等、博愛之作為廣救一切有緣眾生。
“博愛平等”是無極所創發的基本,耶教、天主教,從西方流傳至東土,就是秉承了“無極的博愛平等”的作為,不排擠、不輕視其他宗教,故而才能融入東土的人心。
清真自然
“回”之教義,乃是“清真、無為、自然”。聖人所教導傳延的正是把“清真、自然、無為之道”,來應用於生活中。
“清真”是清澈的真實靈性,是每個眾生皆具的本性。眾生在凡間的所作所為,當要從自己的本性出發,如此才能回復先天原始的本來清靈。“清真”的自然無為,正符合佛道兩家的教義傳承。
清真是無為,是自然,宗教若不能無為、平等、自然,即是人為因素的造作所致!若後傳者為了標榜自己的宗教信仰,而將其它族群的信仰抹殺,就背離了聖人當時立教傳延的本意,會引發宗教間的戰爭與問題。如東歐國家曾發生的戰禍,正是後傳者所謂護教、護國、護家的舉動所致。此種無視生靈塗炭的作為早已脫離了宗教平等、信仰平等、自性平等的規範,背離了清真、無為、自然的平等觀。是不智亦是不該。
佛國清淨
眾生只有具備了清純的本體,才可能跳脫三度空間的輪迴相循,進入佛國世界。
清淨佛國是無為又無私的蓮花世界,能入于此國,必是“福德具足無窮,智慧通遍無止盡”。佛國是淨土,蓮花世界正是出污泥而不染,更能綻放花朵的芳香。佛國淨土清淨世界,具足一切圓滿,其境界是以“福德、功果、智慧”的豐碩與否,而展現其金品蓮台的大小!功果、福德、智慧越是具足,其花蕊、花朵則越大越美麗,而且所發出的光芒越明亮、越遠大。
佛具足一切圓滿,更能滿圓,覺他又清淨無為,又能成就佛光,把自己與眾靈子,化作有情世界的津糧。讓芸芸眾靈子,有所遵循,有所規範,及有所指引,皆能回歸于清淨蓮花世界的佛國淨土!
大道無為
大道自然而無為,是天地所共遵循的法則,萬物眾生皆是大道所演化的產物,其所作所為必要配合天地大道之演化,才能讓自己有所成就,有所超越。
大道給予芸芸眾生的正是超越的資糧。在人世間這個相對待的物質世界,眾生通過有所作為,開展一切因緣和合的接續。在接續中,積累經驗,展開智慧,改造自己,提升自己,增進福祉。人類在有所作為中,達至有為,再進一步昇華成無為。
人類就在這改造、淨化,有為、無為的過程中不斷向上進化,超越自己。
仙神聖道
凡塵眾生欲成就,必要具備“福德無窮,智慧無窮”。要觀其所作所為,是否讓本性得到了彰顯。
眾靈子下凡,由於遭逢五塵境的迷惑,常會為了一點小小的利益,影響自性的彰顯,讓自性佛體難同無極、虛空、宇宙之演化相互結合。因私欲的擴張而將自己入於難以轉圜與成就的境地!
仙神聖佛之道,是讓落凡的靈子來成就,絕沒有任何宗教派脈之分差。如此才是“大道平等,修持平等,宗教平等,自性平等”的規範。
圓滿超越
仙神聖佛之道,乃是把芸芸眾靈子,在成就原本的位階之後,再入于更超越的境界國土中。即把“圓滿”來成就,在超越自我的本來中,去做更大的發揮。
圓滿是每一位“仙神聖佛”最主要具備的。一切有情眾靈子,皆是在圓滿中再超越本位。天地的演化過程,虛空的演化過程,無極的演化過程,甚至宇宙的演化過程皆是如此!若是不能圓滿,即難以達至超越的目的。圓滿是一切過程中,皆不會有任何缺陷、缺角,是“圓中能滿盈”,“滿盈中能圓融”。
因有盈必能滿,能滿即無所掛礙!能圓融自己,又能圓融他人。如此“滿滿而圓圓,圓圓而滿滿”,即能入于滿圓中,再作超越的資本。佛國境土、神國境土、仙國境土、聖國境土,皆以能圓滿才能超越,又在超越中,必要能圓滿一切事務。即是把“滿圓”做到“盈滿”,又把“盈滿”再入于“超越”的基本條件於要求中。
超越是已經回歸於無極仙鄉,極樂世界中的有情眾靈子,再作更大的發揮,再作更上一層的成長,是把“圓滿”來做更大的“滿盈”,即是“盈滿”。
“滿盈”之中求超越,超越之中能“滿盈”,即是圓圓圓圓圓。不要於人世間,僅是作個下世再輪回的種子而已,必要能把一切來超越,把圓滿來成就,使滿盈更能盈得滿圓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