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www.holyheart.org.tw, www.holyheart.com.tw, Taiwan
TEL:+886(0)33788755 ; FAX:+886(0)33787652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長期讀者 黃文鶯 師姐 閱讀《大道真詮》後 心得分享~


後學自2008年開始學習大道系列叢書,從中挖取到不少寶藏,很是歡喜。現把從大道系列叢書第四冊《大道真詮》中挖出的寶藏及自己的感悟與各位前賢分享。望能得到各位前賢的指教。

後學 黃文鶯

活在當下

眾生落凡後,即受物境的左右和影響,對過往的一切,不能坦蕩蕩地放下,因而無法自在逍遙。在凡塵中,可時常看見許多人生活在往昔歡樂與痛苦的漩渦中,不能自在。
要知往昔已逝,人世間的一切不過是緣盡緣滅的組合。若不能將過去放下,就難以真正做自己的主人,難以將過去的經驗,作為自己改造的資本。若能將“緣來緣去”,應用於一切事務,皆能“圓來又圓去”,能圓融自己,又能圓融別人,就能在人世間通過因緣的圓滿,而自在灑脫回歸於源來的地方,即“源來又源去”。
所以放下過去,並不意味著忘記它,而是指停止那執著,結束對你過去的攀附。活在當下,並利用以往的經驗,在目下這一刻重新創造你自己,努力的去改變你的未來。

  控制情緒

   情緒就是在移動的能量。只有當你能控制這能量,才可以真正作自己的主人! 若一昧受情緒的影響,被情緒所左右、牽制,就難以成就自己的善德因緣。
負面情緒對美好生活的殺傷力是很大的,因此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非常重要。要瞭解情緒是你可以選擇的經驗,而不是你必須受制於它的經驗。如果你能了悟你並非你的身體,而是你的靈魂,你所見的一切都不是真的時,你就能控制你的情緒,所以依你的選擇來體驗你的情緒吧。
只有當你不被情緒所操縱時,內心才會感到平安,平安的心才會有真正的智慧流出。

惻隱之心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乃天地日月大情大愛的本質。天地有情,眾生有愛,才能包容一切。
天地有其大愛大情的包容心,才能容納、融和萬事萬物。日月有其大愛大情的平等心,才能一視同仁,普照萬物。人若能學習天地日月的德澤,以大情大愛來成就眾生,則地球上每天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因缺乏食物而餓死。
   天之大德乃好生,地之大德乃養生,人之大德乃放生,此皆是大情大愛的惻隱本質。人應在自己溫飽有餘之時,喜舍自己有餘的福份,讓一些貧苦眾生,亦能溫飽,如此惻隱,人人可行,個個可作。只看人類有沒有這個意願而已。
  人有慈悲惻隱,必能成就自己的善德因緣,更能改變不善的業因。宗教宣導眾生平等,萬物平等,這只有在人類的慈悲心、惻隱心得到充分發揮後才能達到!


慈悲喜舍

人生於世必須具備惻隱之心,才能展現慈悲的作為, 才能甘願施、甘願舍,在人間中造就福田!
慈是萬物所具備的本質。因有慈,方能以善良的本性,立足於人世間,成就萬物。悲是以自己的所作所為幫助別人脫離困厄。
慈悲的本質,是將自己的福餘,施捨給欠缺福報的眾生。能歡喜施、歡喜舍,無有企求、不求回報,必有歡喜得、歡喜福!這乃是此相對世界中不可破除的因果定律。人生在世,就在自己所能得〈德〉,所能舍中去成就自己的福澤與福報。
人若能以慈悲之心,將自己的福餘,德澤於無福之人,成就萬物眾生,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境,替天下眾生廣造無量福田,必能得天之佑,成就自己,體驗到自己真正是誰,從而了悟自己的本來面目,回到無極理天故家鄉。

                                                                 有舍才有得

在凡塵中能慈悲喜舍者,必定是具足福份者,而且是了悟人生在世,就是創造並體驗自己真正是誰的人。
要明白,天底下任何事物皆是借看、借用、借擁有而已。你福份享受完了,即由他人來取得、來接收、來享受。今世所享的榮華富貴,是前世及累世所修的福份,若能把此生的福份,再作更大的發揮、更大的施捨,不固執抱持是自己所擁有,而是能以慈悲之心,喜舍自己之餘福,成就無福之眾生,就能開展更大的福報因緣。天地定律,能舍即能得〈德〉,有德〈得〉才能有福報。“德者得也,得者德之本也”!
    人在凡塵中應有的大作為,就是將此生之福份去利於天地眾生,人若不能慈悲喜舍,一昧認為我所有,我所得,那就如同點燈,而不加添燈油,怎能長享光明人生?

  改變因果

眾生在凡塵中的所作所為皆離不開因果定律。但在前因形成果報之前,人的思想觀念與行為動作可影響與改變果報的好壞。這種改變既可使善因變成惡報,也可使惡因變成善報。
錯誤的思想觀念可使善因變成惡報。例如一個人能進入宗教修持,是由於具備了殊勝的善德因緣,是善因。但如果不能真心修持、認理歸真,甚至誤導眾生,騙人錢財,就會因善因而得惡報。
惡因得善報是指凡塵眾生在困難來臨,橫逆來阻之時,卻能用平常心來對待,想辦法去改造與轉變目前的困境。再加上有善惡觀念、是非對錯之心,不再造惡因,從而就不會入于果成因,因成果的反復輪迴中。
  因此人為因素可以改變因果定律,是將惡因變成善報,還是將善因變成惡報,皆由人類自己的心態與思想觀念來決定!


大道平等

 天道提倡三教同宗,五教同源,告訴了我們大道平等、宗教平等、修持平等。每一個宗脈修持皆有其殊勝之處,每個人可根據自己喜歡的修持方式選擇不同的宗教信仰。
若修子認為只有自己修持的宗教是最好的,是至高無上的,並由此產生貢高我慢之心,看輕其它宗教,這就背離了大道平等的真理,從而會使自己雖入於善因的修持,卻得不到善報的結果。
天道弟子尤其要謹慎。雖然天道是得到上蒼印證、絕對可信的正統教脈,有著極其殊勝的修持法門。但也不能就此認為天道是最殊勝、最高超、最優越的宗教。這種不平等的修持觀念會使自己在無意識中造下罪業而不知,是絕對要不得的。當有天道弟子在修持的過程中,雖然積極奉獻,真誠佈施,卻仍然無法改變橫逆的阻擋,減少業障的折磨時,就要反省自己的所行所為是否背離了眾生平等,宗教平等,修持平等,自性平等的真理。
要深切體悟大道平等、宗教平等、修持平等、自性平等的真理,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從而了脫輪迴的束縛,回歸無極理天故家鄉。

思想觀念

人在凡塵中皆要受到因果定律的左右,果報好壞的關鍵在於自己的思想觀念。如果沒有人的思想觀念,就無法形成業報的牽纏因素。
思想能成事實,即是因成果。人在凡塵中,有思想觀念才能有所作為。人的思想觀念若是良善的,其行動必會往良善與好的方面去行使,結果就是善因得善果;若思想觀念是邪惡不善的,其行為就會往惡壞方面去行使,結果就會受到惡報的牽纏與困擾。
如何形成良善的導引?就是要常常反省自己,看看自己的思想行為是否符合天理良心,如此才能在意識往外發號施令中,不會產生不善與邪惡的指令,即不會有不善的舉動,從而就不會使自己陷入惡果的折磨與困擾之中。
人的思言行必須從良心本性出發,通過宗教修持,由思想觀念來改變自己往昔不良的含因,作自己的主人,了脫輪迴,才是在人世間應有的真正大作為。若是渾渾噩噩,懵懵懂懂,自己不能作主,而是被外在的環境所左右、牽制,這樣必難以離開輪迴預設的陷阱,而使自己陷入煩惱恐懼之中了。


宗教教化

宗教教化的目的,無非是要讓入于宗教修持的修子,能將累世以來儲藏在第八阿賴耶識中的不良含因在今世做一番改造。淨化自己的心靈,提升自己的意識,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眾生若無法通過改造棄除不良業因,必會在此世中,受到較多的磨難。自己的脾氣毛病也會在不知不覺中阻礙自己的成長。
教化的本質,是要修子皆能明白,修持應在當下,就在日常生活中。修持如果同日常生活脫節了,就是修持方式不對,是自己沒有明白修持的真義。
應該明白生活即是道,道即是生活,修持也是道。如果修持者背離了生活, 就是背離了道,不明白道的真髓,這樣就無法達到修持的目的。
教化的基礎,是讓每一位入于宗教中的修子,明瞭你的靈魂才是真正的你,世上的一切不過是你用來淨化靈魂、彰顯佛性的工具。人生一世,僅是曇花一現,而生命卻是永恆的,靈魂是永在的。

執著固化

 “執”是原動力,“著”是定點力。“固”是守其成,固定不變。“化”是轉化,化除。
執著是眾生必須有的原動力。有執持力加上動作,方能開展一切事務。若無執持力,就難以開展一切事務。但若是一直著於定點,固守成規,不能轉變思想觀念,就無法再繼續成長,難有更新、更大的作為了。人類社會,有哪一種行業,可墨守成規而一成不變的呢?皆是處於日新又新,日變又變之中,生命就是不斷變化的過程。
 因而“執著固化”,就是將“著”與“固”來轉化,才能使“執”持力量相續不斷。有“執持”力,“著於”定點,但不使其點一直“固於”不動,即能“轉化”。 如此才能常保思想觀念之創進力,才能不斷創造自己,才能有成就感。

五行生克

無極-太極-兩儀-四相-八卦之後,即產生了五行相生相剋,形成萬物的起始、伏落。萬物與眾生就在五行的相生相剋中,得到成就。
因凡塵世間是陰陽相對的世界,所以有生有克。因而有福必有禍,有苦必有甘,有樂必有哀。世間人若能了知五行生克之道理,必可以在生克之交替中,替自己找尋一條逢凶化吉之道。
生生不息,息息相克,乃陰陽五行所必須具備的思想觀念。為何有人行善而不能獲得善報,有人作惡而未遭惡果,皆因時辰未到,並非未報。“善惡有報”乃天地不變之真理。
  五行因循之相生與相克,皆在人世間通過地理風水,而決定其福報與禍害,是福是禍皆是人自己感召!有福之人必居福地,而福地必有福人居。善惡皆有報,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若五行生克之道理能明白,即不會對天地與因果定律,產生懷疑。其最主要是時運未到。
    當福報來時,若是只知自己享福,不知造福眾生,則福份很快就會享盡。若能知福而再造福,更能珍惜此生天地所賜之福份,必能以五行生克,而達至造福的本源。


一如 2010.12.3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