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真理大學宗教學系 系主任 張家麟教授 2008.6.11
(四)提升信眾宗教儀式參與,有助於信眾投入民間信仰
民間信仰廟宇在過去農業社會時代,由法師、鄉紳、知識份子主導宗教儀式與活動,大部分的信眾在參與儀式過程中屬於被動、被領導的配角。這些儀式發展到工業社會及後工業社會的台灣,由於社會整體知識條件、教育水平提升,如果再採取過去宗教儀式舉行的模式,可能被大多數的信眾所拋棄。
各主要宗教團體領袖面對全球教育水準提升的事實與民主化的潮流,無不思考如何讓宗教儀式由過去的菁英主導,調整為菁英帶領普羅大眾共同參與的新模式。天主教的彌撒儀式與基督教的禮拜儀式,都已經出現擴大信徒參與的現象。台灣民間信仰儀式也有類似的情形,負責儀式的宗教領袖像中華玉線玄門真宗、桃園真佛心宗,他們在扶鸞儀式、祭祖儀式都讓信眾大幅度的參與,信眾過去是被動的參加活動,現在則是儀式的主要角色。
根據扶鸞儀式的參與程度調查發現,所有的信眾在儀式中皆分工,除了傳統的鸞生、唱生及記錄生外;其餘的成員在扶鸞前共同唸誦淨三業神咒,在儀式進行中大部分成員靜坐修練,少數成員擔任接神送神及靈動起舞的角色,儀式結束後共同唸誦關聖帝君覺世真經。這種全員共同參與的現象讓信眾覺得儀式是屬於他自己活動,而非只屬於天地人三才的活動,大家共同參與的結果他們相信有助於讓新的信眾投入在這古老的宗教儀式中[5]。
再從祭祖與禮斗儀式的變化來看,也可以發現傳統的「跟拜」已經不太流行,取而代之的是「團體誦經」。團體誦經具有擴大參與的意涵,在儀式舉行過程中,由法師組信眾誦經團隊,大家集體誦經;一般信眾無法成為誦經團隊成員時,他們也可以參與團體誦經,順便閱讀經典。傳統農業社會的跟拜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台灣地區的信眾,他們受現代教育後,只有讓他們自己閱讀經典及團體誦經的模式,才能滿足他們渴望體悟經典的宗教心靈。
(五)簡化儀式使民間信仰儀式新生
民間信仰儀式中像收驚儀式、叩問儀式及禮斗儀式都出現「簡化」的現象,在一切求快的現代社會中,這種簡化容易得到信眾的認同,進而使該儀式從新立足於現代社會中。 行天宮的收驚婆把冗長的收驚儀式簡化,消化了久待不耐的信眾,她們服務信眾的時間已經較傳統縮短了許多。筆者到松山慈惠堂觀察收驚師傅為信眾收驚,發現服務一名信眾只花30秒到1分鐘,遠比行天宮簡化許多。來收驚的信眾不會因為儀式的簡化而不喜歡這種儀式,相反的,信眾對這兩個廟宇的收驚活動參與熱烈的情形,可以說明信眾認同簡化的收驚儀式,簡化的收驚儀式也取代了傳統繁複的收驚儀式。由於收驚儀式完全免費,因此不少信眾來廟宇拜拜順便收驚,他們常態性的收驚,也維繫了此儀式繼續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收驚儀式變成台灣民間廟宇的主要常態儀式之一,也是廟宇服務信眾的重要活動。它變成台灣民間信仰廟宇的主事者服務信眾並滿足他們宗教心靈的儀式。
不但收驚儀式有簡化的趨勢,信眾問神的叩問儀式也有簡化的現象。過去信徒問神採用扶鸞儀式,它必須動員許多鸞手、唱生、記錄生、監壇、鐘鼓生、迎神送神生、敬茶敬酒生;現在為了快速服務信徒,只需要乩童與桌頭兩人。當信徒有疑難雜症問神時,乩童代表神直接回應信徒,回應的方式採取白話文或金指妙法,不再採用古文。
對宗教儀式的簡化是否得到信徒的認同在過去的調查發現扶鸞儀式的簡化,信徒高度的認同採用白話文、單人鸞筆、小隻鸞筆及多媒體立即顯示鸞文,而信徒這種認同有助於神人之間的溝通,不會因為儀式的簡化而妨害人對神的叩問,神對人的回應。
在禮斗儀式的簡化現象的觀察發現,過去禮斗法會期間必須24小時接力誦經,現在的誦經團隊不像過去人力資源豐沛,除了行天宮維持這項傳統,其餘宮廟如松山慈惠堂、松山福祐宮、台北覺修宮、淡水行天宮、中華玉線玄門真宗、獅山勸化堂等廟宇,他們在法會期間的誦經分為早上、下午的誦經,沒有24小時誦經。另外誦經團隊在誦經時也沒有信徒長時間的跟拜,而是讓信徒自由對神禮敬,不用跟在誦經師傅後面長跪。這些作法都把傳統的禮斗法會誦經與跟拜的模式簡化,既符合現代社會信徒的需求,也使此儀式變得比較合理。
從台灣民間信仰儀式的融合現象所產生的效果來看,它不但帶給廟宇豐沛的財源與人力資源,也促使信眾再次認同該儀式。宗教儀式的融合主義,帶來了宗教發展,這也是宗教領袖期待的結果,如果仔細分析宗教儀式的融合現象背後的動力,真正促使宗教儀式與當地社會文化結合的關鍵角色,應該是宗教領袖。他們將宗教儀式視為宣教、服務、教誨及解決信眾疑難雜症的主要手段,然而要使儀式廣泛被信眾接受,必須體察所處社會的主流價值與社會變遷的事實,不然宗教儀式將可能被社會淘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這項調查證實了擴大信眾在儀式的參與,有助於吸引新的信眾投入到儀式中;從當代基督宗教部分教會的禮拜儀式改變,採取通俗活潑聖樂讚美神,比較能吸引年輕人投入教會。也解釋了天主教的彌撒儀式改變符合當代主流價值;1965年之後天主教教會將神父的祭台降低,柵欄拆離,拉近神父與信眾間的距離,再用大家聽的懂的語言讚美神,容易產生信眾對儀式的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