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www.holyheart.org.tw, www.holyheart.com.tw, Taiwan
TEL:+886(0)33788755 ; FAX:+886(0)33787652

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

融合與發展:以台灣民間信仰儀式變遷為焦 (四)


by 真理大學宗教學系 系主任 張家麟教授 2008.6.11



(三)簡化儀式步驟,符合現代社會快速的需求

台灣部分民間信仰儀式發展到現在,有簡化的趨勢,像我們調查的扶鸞及收驚儀式都出現了儀式簡化的效果。像過去扶鸞儀式鸞手扶鸞,唱生唱出鸞文,紀錄生將鸞文記載後,再由宣講生逐字宣講。現在中華玉線玄門真宗為了使鸞文快速讓信徒理解,運用電腦多媒體技術,在紀錄後立即於多媒體大螢幕上說出仙佛的話語,讓所有靜坐的信徒也能感受神的旨意。這樣的作法省掉了逐字宣講的過程,信徒得以快速的理解鸞文。既沒有妨礙扶鸞的神秘意涵,又可維持扶鸞儀式教誨信徒的效果。

過去扶鸞儀式所使用的鸞筆是桃木柳枝做成的丫字型的粗重法器,至少重約十斤,因此扶鸞時需要兩個人扶持這支鸞筆,正鸞手扶持鸞筆的左側稱為左鸞,副鸞手扶持鸞筆的右側稱為右鸞。現在的鸞筆則有簡化的趨勢,像中華玉線玄門真宗、桃園真佛心宗、新店太上混元道府及三芝錫板智成堂等鸞手,它們都採用簡化的單人鸞筆,扶起鸞來非常便利且快速,符合現代社會的主流需求。

為了使鸞文快速出現,部分鸞堂接受了「金指妙法」的方式扶鸞,它是指鸞手進入薩滿(shamnism)狀態後直接用筆寫出神的旨意,像新的道場接受這種扶鸞方式的頗多,例如中華玉線玄門真宗、桃園真佛心宗、三芝錫板智成堂的鸞手都會這種方法扶鸞。其中桃園真佛心宗用此方法為信徒進行叩問儀式,能夠立即回應信徒的問題,滿足信徒的需求,解決信徒的疑惑。
簡化儀式的效果逐漸為現代鸞堂中的信徒所接受,根據調查得知,現代鸞堂扶出的鸞文大部分是白話文,只有少數鸞文是對仗工整的古文或詩詞。儘管是異於傳統的白話文,信徒接受程度頗高。由於鸞手缺少國學訓練,因此現代的鸞手在只有學習白話文的環境下,他們代表先佛說出的話語自然而然以白話文為主。甚至有些鸞手在叩問儀式回應信徒的問題,除了白話文外,尚穿插英文和日文,在真佛心宗叩問儀式的調查就出現這種中英日文混合的鸞文。

現代社會中的信徒無法忍受過於長久且無聊的宗教儀式,因此,在台灣民間信仰儀式中的收驚儀式也出現了快速且簡化的儀式過程,筆者在台北行天宮的調查就發現這種現象。

行天宮培養許多收驚婆志工,她們每天為信徒收驚,由於收驚免費,且耳聞行天宮收驚效果不錯,許多信徒乃趨之若鶩,經常在廟中可以發現信徒大排長龍準備被收驚婆收驚。過去一整套收驚儀式在傳統廟宇作下來,少則十分鐘,多則半小時。現在行天宮收驚為了解決大排長龍的信徒需求,收驚婆頂多為每位信徒收驚三分鐘。收驚婆除了問信徒的姓名、住所及來收驚的原因,立即向神明稟報,左手持真武大帝的「太一指」,右手持道教的「劍指」,兩手合抱成陰陽狀態,將香插入兩手掌的中間縫隙。便在信徒的正面上下劃三下,在後方背部劃七下,代表將三魂七魄帶回來,最後由收驚婆在信徒的頭頂囪門部位放入三魂七魄。至此收驚就告完成。過去為了要理解是否神明已經信徒的三魂七魄帶回,尚得擲筊詢問神明,有時神明的神杯為「笑杯」或「無杯」,就得再一次為信徒收驚,直到神明的神杯出現「聖杯」儀式宣告完成。

(四)擴大儀式成員參與儀式活動,符合社會民主參與主流價值

過去民間信仰儀式大部分由菁英領導,普羅大眾跟隨菁英被動參與,這種現象出現在扶鸞儀式、祭祖儀式及禮斗儀式中,現在社會主流價值為民主參與,信眾在民主社會的薰陶下,他們喜歡扮演比較重要的參與角色,而非被動的無所事做的成員。
在扶鸞儀式中可以發現,中華玉線玄門真宗、桃園真佛心宗等新興道場,都讓他們的效勞生扮演儀式中的不同角色,不同於傳統的效勞生只是在扶鸞過程中在內殿兩旁站立聆聽。這種讓所有成員都能參與的現象,符合當代社會參與的主流價值,儀式也從所有成員的參與帶給他們內在的滿足感。他們共同念經、吟唱請神咒,使自己也投入了儀式的神聖感覺。這種現象也出現在祭祖儀式和禮斗儀式中的團體誦經活動,過去這兩個儀式都是由法師帶領誦經,信徒只是跟拜,現在則所有的信徒都可以加入誦經的行列,在誦經過程中,信徒感受參與了此儀式,也接受現代道場對儀式的新安排。

(五)擴張原有儀式的意涵,滿足現代社會信徒的內心需求

民間信仰儀式都有其原有儀式意涵,但是經由時間的推移,儀式經常和現代的時空背景產生緊密關聯,而使儀式產生新的變化,甚至賦予儀式新的生命。像禮斗儀式與收驚儀式在台灣地區都有新的功能,滿足現在台灣社會信徒的宗教心理需求。

先看禮斗儀式,他的本意是「延壽」,希望透過祭拜星斗,點亮自己的本命元辰,祈求星斗讓自己的本命星光采,達到延長信徒生命的效果。這種想法淵源流長,早在秦始皇、漢高祖、三國時代的孫權與諸葛亮,文獻上都有記載,他們為了延長自己或部屬的生命而從事祭拜星斗的科儀。禮斗儀式傳到台灣後,道教的「作醮」及民間信仰平時的常態性拜斗,都舉行為信徒延壽的法會。

然而禮斗法會最初的本意已經擴張,參加法會的信徒不一定只求延壽,他們另有需求,廟方執事先生也理解現代社會下信徒多元的需求,發明了新的禮斗法會意涵,除了祭拜延壽的東、西、南、北、中斗等五斗星君外,也提供廟中主神的神斗及各項功能斗給信徒膜拜。如果該廟為關聖帝君廟,一定有關公斗,而且此斗價錢最貴,該廟為慈惠堂系統,一定有瑤慈金母斗,也會訂定最高的價錢給信徒參與膜拜。


此外,現在社會的信徒有各種社會需求,廟中執事乃將這種需求反映在宗教儀式上面,例如追求事業者可以參加事業斗,祈求婚姻者可參加婚姻斗,渴望平安者可參加平安斗,希望家庭和樂者可參加合家歡斗,追求金榜題名者可以參加功名斗,求財者可參加財神斗。

禮斗法會的延壽原意,經由演化已經變成多功能的意涵,可以歸納為「星斗」、「神斗」及「功能斗」三類,幾乎台灣地區廟宇只要舉辦禮斗法會及作「醮」中的禮斗科儀,就可以看到這三類斗的崇拜。大部分信徒既不知道、也不在乎參與禮斗法會的原意,反而因為自己主觀的認知而參與禮斗法會中的各種「斗」。法會中由原有的星斗延壽功能,擴張到神斗及功能斗的功能,根據現有資料可以得知,來自於宮廟領袖主導的可能性較高,而非來自於信徒的要求,信徒只是被動的參與禮斗法會。

再來看收驚儀式的功能擴張,過去研究顯現,收驚的目的在於將被驚嚇者的三魂七魄收回,這些來收驚的信仰者原本是生病、幻聽、幻覺、歹事連連、車禍、身體不適、跌倒、失眠、驚嚇、犯喪等因素才來收驚;筆者調查行天宮收驚婆對信眾的收驚動機發現,到行天宮收驚的人遠超過這些原因。

如果從原有的收驚理論來看,一般人犯到兇神惡煞及小兒碰到陌生人才會受到驚嚇而產生三魂七魄離開身體的失魂狀態,進一步發生上述的身心靈病狀。但是行天宮的調查卻發現,信眾不一定懂得這種狀況才會來收驚,他們經常沒病也來收驚,經由因子分析,歸納出來收驚的原因包括「祈福與靈驗」、「人情網絡與搭便車」及「心靈寄託」等三項因子,這三項因子的細項中,第一項因子包括信徒希望得到恩主公祝福、為自己祈福、為家人祈福、感受行天宮的宗教氣氛、拜拜時順便收驚,第二項因子包括經由朋友推薦就來收驚、經由家人推薦就來收驚、慕名而來、事業不順、路過行天宮、看別人排隊自己也想試一試,第三項因子包括疏解壓力、尋求精神慰藉等。

仔細觀察收驚的功能早已經超越原有的民間信仰收驚的效果,而收驚婆在尋問被收驚者時,儘管信眾說出他們的祈求遠超過收驚婆的能耐,收驚婆照收不誤,信眾也相當歡喜接受收驚婆的服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