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野心」:只要聽到別人很有「野心」,任誰都會先驚懼三分,有些人「野心」勃勃想爭權奪利,可能明暗兼施的不擇手段,不達目的誓不甘休,遇此輩人物能無懼乎!另有一些人想要出人頭地,循正途,守法紀,則此「野」與彼「野」之心態,大相逕庭,切記別沖昏了頭,而陷入圖謀不軌的「野心」境地,貪贓枉法總是要自食惡果,為免不自覺的因「野心」而掉入罪惡的深淵,還是少生「野心」為妙。
62.
「知心」:古諺:「君子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甜如飴」所指君子之交即是「知心」之交。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與人交往而能彼此成為「知心」的朋友,的確不容易,必須經過長期的交往,事久才能「知人心」呀!倘若是「話不投機半句多」,又何能談得上「知心」呢?
63.
「費心」:做事都得「費心」,尤其遇到重大又繁雜的事件時,更須大大的「費心」去處理,以免滋生差錯及喪失時效,與人相處也得「費心」有時相互間難免發生誤會,或許因未悉真相而不諒解,若不適時「費心」去化解,恐怕終將由「朋友變成陌路」,然而在誠意的「費心」化解過程中,仍未能受到尊重的話,可別再低聲下氣囉!否則會自討沒趣。
64.
「憂心」:「憂心」極易使人鬱悶,一個人要是經常「憂心」重重,必定度日如年,時日長久也會變得心神不寧,何不「節憂順變」、重新振作呢!然而處在群體裏的每一份子,都在同一條船上,當群體出現危機時,均應具有「憂患」共識,由「憂心」群體的前途,進而為群體盡一己之所能。
65.
「貪心」:「貪心」者必是你我不分,公私不分的喜歡據為己有。「小心」心生貪念,而導致不擇手段的「歪哥」,公務員或是公營事業人員若貪污舞弊,乃是違法犯紀,民營企業雖不稱貪污,卻仍是舞弊,只要被舉發,同樣是操守不宜,品德不佳,由「貪心」而貪財的不佳人品,終將被人唾棄,誠宜戒慎!
66.
「收心」:有些人(極少數)因某種緣故及目的,致頻於製造事端、搬弄是非,甚至以打擊別人為能事,如此的將「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要損別人若干,自己又能得到多少益處,恐怕誰都搞不清楚,有類此嗜好者,亟宜早日「收心」,以期漸次收斂,免得一旦曝光,必難見容於他人,更難以做人了。
67.
「定心」:心神飄忽異常,情緒必然不穩定,處理任何事情,難免要雜亂無章,可能還會時常出錯,所謂:「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經常保持「定心」,必能靜觀事理,進而採取最佳的方法,終而妥善完成工作的任務。
68.
「假心」:「假心」假意待人,可能短期時間內還不容易被人查覺,然而與人相處總是長期性的,虛假的作為緃使能夠設法自圓其說,也難保證不露出馬腳,所謂「邪不勝正」,「假心」終會被人揭穿,做人呀!還是拿出「真心」真意較能被人接受。
69.
「好奇心」:人們對於新穎、新奇或新鮮的事,總難免會好奇。由於「好奇心」的驅使,可能會不自覺的去探索、打聽,想弄個明白。惟事不關己,知道了又如何,說不定還令人討厭,被指責為愛管閒事,可得注意,別因好奇變為好事,勿因「好奇心」導致自身難處。
70. 「向善心」:不論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只要心存向善,諒必能與人和睦相處,群體裏亦可避免勾心鬥角及權奪利。古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是以改過向善乃係存乎於心,須經常反求諸己,能意存「向善心」,必能免入歧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